風雲深度

最 后输出端对应的部件

时间:2025-05-14 11:29:42来源:

前言:汽车玻璃为智能化核心视觉件,汽车汽玻悄悄前景可期

  电动化、玻璃玻璃布局智能化、行业行业自主品牌崛起是调光本轮汽车周期的三条主线,类比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接棒变革,我们认为,天幕智能汽车也将由出行工具向“第三生活空间”发展,产业厂商而汽车由于其更为复杂的链和运动控制及更大的个人空间,故其传输的主流资讯数据流远超手机。

  我们从数据流的汽车汽玻悄悄角度去挖掘未来汽车的核心要素,从数据的玻璃玻璃布局获取、传输、行业行业存储、调光处理和应用,接棒到输出,天幕都对应智能汽车上的核心增量部件,传感器、CAN/LIN/以太网、存储芯片、计算芯片、自动驾驶算法和软件应用,最 后输出端对应的部件,其核心就是人机交互件。

  人机交互的通道在于视听触嗅等五感环节,其中视觉承载了大部分的信息流,也成为玻璃、屏幕、车灯、HUD等视觉件近年来持续升级的底层逻辑支撑,国信汽车团队测算,新车LED前大灯渗透率由2018年的23%快速增至2020年的68%,ADB前大灯由2019年不到2%提升至2020年7%;HUD从2020年的4%提升至2021年接近10%,同时W-HUD向AR-HUD升级。

  汽车玻璃作为数据流输出端的核心视觉件之一,具备天生卡位优势(占汽车表面积的三分之一),以天幕玻璃、调光玻璃为代表的玻璃新品不断推出并陆续装车,打造多种场景的“生活空间”。

  近年来全景天幕玻璃不断渗透,预计今年全年渗透率超5%。

  我们统计了主流品牌在售或即将开售的车型,预计2020H1/2020年/2021年国内玻璃车顶渗透率分别约2.5%/3.24%/5.22%(其中2020H1是53款样本车型统计数据,2020和2021年是全统计口径数据,假设1 0 0%配置比例),汽车智能化大趋势,玻璃为智能汽车数据流的核心视觉输出载体,其中全景天幕玻璃提升整车颜值、空间感、体验感,在主打差异化卖点的时代,已被特斯拉Model 3/Y/S、小鹏P7、蔚来EC6/ET7、长安UNIT、吉利星锐等主流新势力和自主品牌采用。

  我们认为,全景天幕以其大范围的覆盖面,有望承接车机成为车内“第四屏”。在享受全景天窗采光的同时,解决强烈的日晒带来的隔热问题重要性凸显,调光玻璃凭借其隔热、隔音与隐私等功能应运而生,岚图FREE、广汽埃安AION S PLUS、极氦001等重磅电动智能车开始搭载可调光天幕玻璃,发展前景可期。

  调光玻璃的不同技术路径

  分类来看,智能调光玻璃根据实现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控、温控、光控、压控等各种类型,其中电控型最为主流。

  具体到汽车领域,调光玻璃主要有三种类型,按照量产时间的先后,分别为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SPD(悬浮粒子)和EC(电致变色),三者均属于电控型调光玻璃,但原理和效果存在差异。

  对比来看:

  1)调光效果方面,PDLC有透明和雾化两种基本状态,即使玻璃雾化,也会有大量光线通过,即透光却不透明,而EC和SPD在透明和着色态之间则可以连续调节光线通过率;

  2)美学效果方面,PDLC可以在玻璃上制作可变换透明或雾化的图形效果,拥有良好的设计和扩展属性,而EC和SPD不能设计图形效果;

  3)隔热效果方面,PDLC隔热效果有限,提升隔热效果可增加一层Low-e玻璃,而SPD和EC技术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

  4)隐私效果方面,PDLC的隐私保护效果好,可以遮挡距离玻璃10cm以外的物体,10cm以内只能看到物体的模糊阴影,而EC或SPD玻璃隐私功能相对有限,以建筑调光玻璃为例,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晚上从室外透过玻璃往室内看,仍然可以看到室内的模糊阴影。

  接下来我们将从原理、结构、优缺点等方面对以上三种技术路径进行系统梳理。

  总体来看,PDLC出现最 早、技术最 先进成熟、成本最 低,国内绝大多数调光玻璃生产商均使用该方案;EC低雾度、低能耗、隔热效果好、可连续调光,成本居中,以极氦001、AION S PLUS为代表的电动智能车均使用该方案;SPD由于耗电多、成本大,目前主要应用于以奔驰为代表的高 档车。

  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方案:出现最 早,技术最 先进成熟

  PDLC方案的原理在于PDLC技术,在玻璃之间加装一层液晶调光膜(PDLC)。当通电时,液晶膜中的高分子液晶材料在电场的作用下,会进行有序排列,使光线可以轻易穿透玻璃变成透明状。反之,关闭电源时,高分子液晶材料会被打乱不能正常排序,呈现透光而不透明的外观状态。

  拆解PDLC调光玻璃结构,主要包含玻璃、PVB、导电层、PDLC液晶薄膜等,可以理解为PDLC调光玻璃是用两片玻璃、两片PVB膜与一块PDLC液晶调光薄膜经过高温高压制作而成,因此它的价格与玻璃、PVB膜、PDLC液晶调光有关,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玻璃和调光膜。

  进一步拆解PDLC液晶调光膜,为一种电响应切换的薄复合薄膜,由固体聚合物基质中的一层(10~30μm)微米级的液晶(LC)微滴或纳米液滴及外围夹层膜组成,PDLC层夹在两个透明导电的ITO-PET支撑膜之间形成智能调光薄膜。

  在没有电场(非稳态)的情况下,PDLC膜是高度散射的,下图中的黄 色小球代表LC微滴,分布混乱且光轴取向随机,光照在薄膜上产生散射,此时处于不透明状态;而在电场作用下(通态),液滴内的LC分子与电场对齐,LC与聚合物基质的折射率匹配,PDLC薄膜变得透明;去除电场后,LC微滴恢复开始的无规取向状态,此时处于不透明状态,完成一次开关转换。

  LC微滴对电场的毫秒级快速切换响应使不透明快速转换为透明,PDLC液晶调光膜的响应时间在160~7毫秒之间。

  从功能角度看,PDLC只有透光和半透光两种状态,不可连续调节透明度,且隔热和抗紫 外线性能一般。

  但其优势在于相比SPD和EC,PDLC有着独到的白色雾化效果,隐私性好,且成本最 低、量产最早、技术最成熟,因此仍能占有一席之地,国内绝大多数调光玻璃生产商用的都是这种方案。

  目前,PDLC调光玻璃还可集成超薄(0.7mm)、隔热、隔音等功能。从应用部位看,PDLC调光玻璃可应用于门玻璃、后挡风玻璃及天窗。

  EC(电致变色)方案:低雾度、低能耗、隔热效果好

  电致变色技术,是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实现材料的光学性质(即透射率、反射率或吸收率等)发生稳定可逆变化的一种技术,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主动变色是电致变色与光致变色、热致变色等其他变色最 大的技术不同。

  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

  目前,电致变色技术的应用场景集中于汽车、飞机、手机等领域,比如汽车后视镜、波音787飞机、手机显示屏等。

  薄膜电致变色技术的应用,开启了车用调光玻璃的量产之路。

  第 一代技术为紫罗精技术,代表产品为波音787飞机舷窗、法拉利Superamerica敞篷跑车,玻璃变色后都呈蓝色,该技术存在容易漏液、可靠性差、功耗高等问题;第二代为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比如三氧化钨主要应用在智能建筑玻璃领域,存在变色速度慢、造价高等缺点;第三代技术为薄膜电致变色技术,采用的是柔性固态电致变色材料,用导电膜代替上两代的固态和液态介质,将前两代的缺点解决,从而落地商用,代表产品就为极氦001 EC光感天幕。

  分车型来看不同技术的应用效果,2005年法拉利Superamerica敞篷跑车的挡风玻璃和顶棚玻璃中使用紫罗精电致变色技术,为定制化产品,由于技术问题(要在曲面玻璃上涂出厚度一致的电致变色层难度很大)无法实现量产,且变色速度极慢。

  相比之下,极氦001 EC光感天幕拥有独有的柔性薄膜技术使得玻璃最 大宽幅可达1.6m,很大满足汽车设计的定制化需求;调光过程变化柔和,让人有足够的缓冲时间适应光线;同时还拥有低雾度值、超宽变色范围、低能耗、低工作电压等领 先性,应用在汽车产品上更加安全可靠。

  从结构看,EC(电致变色)玻璃一般是在两层基片之间夹有5个薄膜层,分别为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存储层及另一透明导电层。

  其工作原理是在电致变色元件两端电极外加电压,离子在外加电压的电场作用下,迁入(或迁出)至电致变色层内,使电致变色材料的价数减少(或增加),在达到平衡前,电致变色材料发生颜色变化;当达到平衡后,电致变色材料颜色变化达到稳定。

  以阴极着色的三氧化钨为例,当两端没有加电压时,为初始状态,电致变色层是无色或浅色;当在两端加上电压后,储存在离子存储层的锂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经过电解质层注入到三氧化钨薄膜的晶格空隙中,形成钨青铜,导致W6+被还原成低价的W5+,电子从W6+到W5+的带间跃迁吸收光子而引起变色。

  EC与PDLC的差异在于EC是天幕在改变状态时,内部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而PDLC只是改变了微粒方向。

  从功能及优势角度看,

  1)雾度低,雾度低于2%,低于PDLC,可看到透亮的车外风景;

  2)隔热效果好,EC紫外线阻隔率高达99.9%,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UVA(波长320~420nm)透过率小于6%,可格挡红外线,着色态遮阳系数为0.02-0.08,隔热效果优于PDLC和SPD;

  3)能耗低,SPD使用110V交流电、EC使用3V直流电,在能耗方面EC具备优势。此外,EC调光玻璃成本较低,更适合主流价位车型,近些年受到了许多车企的认可;

  4)可连续调节,相比PDLC的透光和半透光两种状态,EC可连续调节明暗程度。

  从行业应用来看,EC调光玻璃产量从2014年的4.9万平方米增至2019年的12万平方米,CAGR为20%。

  目前EC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自动防眩后视镜、侧窗和天窗玻璃)、飞机(舷窗玻璃)、建筑(外墙玻璃)等领域,其中车窗及飞机领域2019年需求占比为29%。

  SPD(悬浮粒子)方案:耗电多,成本大,应用于高 端车

  构成上,SPD(悬浮粒子装置)主要由两块玻璃或塑料面板、导电材料(用于涂覆玻璃板)、悬浮粒子装置(数以百万计的黑色粒子被放置在两块玻璃板之间)、液体悬浮液或薄膜(允许颗粒在玻璃之间自由漂浮)、控制装置(自动或手动)构成。

  原理上,数以百万计的SPD悬浮粒子被放置在两块玻璃或塑料面板之间,玻璃或塑料面板涂有透明导电材料,断电时由于布朗运动粒子随机排布,可以吸收99%以上的可见光。

  当电流通过导电涂层与SPD悬浮粒子接触时,它们排成一条直线并允许光线通过。当电压量降低时,窗口变暗,直到完全黑暗。驱动电压一般为110V的交流电压。

  优缺点上,SPD调光玻璃中的悬浮粒子可吸收99%以上的可见光,且明暗程度连续可调。

  缺点在于雾度大、耗电多且偏蓝色严重,驱动电压超过100V,需配套更完善的安全措施,抬高使用成本,车厂正在寻找替换方案。

  应用上,SPD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航空航海等行业,其中交通方面目前应用在奔驰高 档型号车、游艇等场景。

  调光玻璃行业的应用趋势加快

  调光玻璃(建筑、家用为主)的演进发展历史复盘

  调光玻璃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的专 家发明了电控调光玻璃并申请专 利,至今已有近30年历史。

  目前,调光玻璃广泛应用于幕墙等领域。最 初的调光玻璃生产成本高昂,仅少量用于政 府部门及公共事业部门。

  后来逐渐量产,进入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2003年,智能调光玻璃进入中国市场,由于价格昂贵,使用场景受限,在此后的十多年间发展缓慢。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生产技术不断优化改良,调光玻璃的价格从1万元下降到大约3000元/㎡,开始被建筑设计行业接受且大规模应用,并逐步进入汽车玻璃行业,成为智能座舱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调光玻璃行业情况看,近年来产销及市场规模均稳健增长。

  产销方面,我国调光玻璃的产量从2011年的2.8万平方米增至2019年的32.5万平方米,CAGR为35.9%;我国调光玻璃的需求量从2011年的2.7万平方米增至2019年的32.2万平方米,CAGR为36.3%。

  市场规模方面,我国调光玻璃行业市场规模由2011年的0.9亿元增至2019年的3.7亿元,CAGR为19.6%;全 球调光玻璃行业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37.5亿元增至2019年的57.6亿元,CAGR为8.9%。

  总体来看,整个建筑调光玻璃行业的产销高增,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我们认为,智能调光产品的增势迅猛,其主要原因在于建筑、家居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建筑方面,高 端商业建筑朝舒适、节能及隐私保护方向发展,通过使用智能调光产品更换传统窗帘及混凝土墙面,提升用户体验;家居方面,智能家居概念流行,催生对调光智能产品的需求,该等产品可用作百叶窗保护浴室、卧室及客厅的隐私保护、家庭影院的可切换投影屏等。

  汽车领域调光玻璃的应用为相对新兴的领域,伴随着电动智能车的快速渗透以及调光玻璃的逐渐应用,汽车调光玻璃的发展前景可期。

  汽车调光玻璃的应用现状及特征我们对汽车行业调光玻璃应用的主要车型进行了系统梳理,可以发现车型价格带下移(辐射面变广)、玻璃应用面积变大(全景天幕)、调光全景天幕集中于新型电动智能车(电动智能化)为三大核心特征。

  1)从豪华外资到自主品牌,单车售价从百万元到五十万元以内,可调光玻璃车载应用辐射面变广。

  最初的可调光玻璃主要应用于法拉利、戴姆勒等外资豪华品牌,车型售价在60万元以上,最 高可达千万 级别的顶 级豪华轿车,自2020年开始以丰田HARRIER为代表的外资车型(35.7万元),以及以岚图RREE、广汽AION S PLUS、吉利极氦001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开始使用调光玻璃,将价格带下移到35万元以内。

  2)从小面积可调光天窗到可调光全景天幕,车顶玻璃应用面积变大。

  以往的调光玻璃面积小,实现的是车灯透明度连续可调。随着曲面玻璃技术进步、调光玻璃成本降低,自2020年至今可调光全景天幕玻璃被车企应用,广汽AION S PLUS标配1.9平方米全景天幕玻璃、选配光感浩瀚天幕EC调光玻璃。

  此外,相比于传统的滑动天窗零部件多且复杂的问题,全景天幕玻璃可避免天窗移动、老化漏水等问题,性价比大幅提升。

  3)自2020年至今搭载调光全景天幕的车型集中于新型电动智能车,且PDLC和EC技术方案为主流。

  之所以电动智能车更多使用,我们认为原因一方面是天幕玻璃的轻量化属性,减重节能,另一方面也符合第三消费时代打造差异化卖点的趋势。

  2021年搭载可调光全景天幕的均为电动智能车,相比于SPD高成本、耗电多的问题,车企选用的调光方案集中于PDLC和EC。

  汽车调光玻璃的应用趋势和发展空间如何看?

  定性分析看调光玻璃的应用趋势

  要回答汽车调光玻璃的应用趋势问题,需要追溯到重要应用载体——全景天幕玻璃,以及调光功能之余全景天幕的重要性,而这离不开这里面的三个关键角色:玻璃厂商、车企、用户。

  1)首先看全景天幕玻璃,于玻璃厂商的作用在于Tier 2转换成Tier 1的配套价值量提升,于车企的作用在于降本的同时实现产品差异化,于消费者的作用在于第三消费是的个性化,也就是美学以及空间性。因而,我们认为全景天幕的持续渗透是行业大趋势。

  2)其次看调光玻璃,调光为全景天幕玻璃上面的重要应用,其重要性可以概括为美学、隐私性、实用性(隔热、隔音)、娱乐性、安全性。

  接下来,我们将对以上两个核心观点进行详细论述。

  全景天幕的持续渗透是大趋势

  复盘汽车天窗车顶进化路径,最明显的特征在于量增,以及关键一步的价降。

  首先是量增,从无天窗车顶-小天窗车顶(0.3-0.6平方米)-全景天窗车顶(0.5-1.0平方米)-全景天幕(大于1平方米),汽车全景天幕是传统全景天长尺寸的2-3倍,汽车玻璃单车玻璃面积实现“绝 对”上升;

  其次是关键一步的价降,也就是从全景天窗车顶到全景天幕玻璃,价格由3000元以上下降至1000-2000元的价格区间内,相当于用接近小天窗车顶的价格,享受全景天幕的效果,福耀玻璃也由Tier2切换为Tier1。

  全景天幕玻璃的应用,于玻璃厂商而言可提升其配套单价(从电动天窗单片玻璃100元以内的配套价值量提升至全景天幕总成超1000元的配套价值量),于整车厂来说节约零部件成本,减少了驱动单元、执行单元等物料,并且可以打造差异化卖点,于消费者来说更具美学以及空间价值,一举多得。

  拆解汽车天窗结构,主要由支承框架总成、玻璃总成、驱动总成(含ECU元件)、运动执行机构总成构成,物料成本中,除开玻璃总成外的框架总成、遮阳板、挡风条、马达和ECU系统的成本占比为66%。

  相比之下汽车全景天幕大多为封闭车顶,采用最 新的玻璃模压、包边总成集成技术,使得整片天窗玻璃面积达到近3平方米,并与汽车造型无缝衔接形成整车车顶,优势在于结构简单,从而带来成本下降,价格下降。

  调光玻璃赋予全景天幕玻璃更多的功能

  智能调光玻璃之所以开始被以极氦001、AION S PLUS等为代表的电动智能车应用,主要得益于其功能丰富,可概括为美学、隐私性、实用性(隔热、隔音)、娱乐性、安全性。

  1)美学:电动智能车推陈出新速度加快,整车厂需要更多元素打造差异化卖点,而调光功能可提升车顶天幕玻璃的外观,满足用户的美学需求;

  2)隐私性:调光玻璃可智能调节玻璃透明程度的特性使其具有很好的隐私保障功能,无需再安装遮阳帘,挤占车内空间;

  3)实用性:调光玻璃具备高隔热效果,可以阻隔99%以上的紫外线及98%以上的红外线,屏蔽部分红外线减少热辐射及传递,另外调光玻璃中间的调光膜及胶片有声音阻尼作用,可部分阻隔噪音;

  4)娱乐性:调光玻璃是一款非常优 秀的投影屏幕,搭配投影,成像效果清晰出众,汽车立刻化为移动影厅,随时随地享受影视大片;

  5)安全性:调光玻璃中间的调光膜及胶片还提高了玻璃的抗冲击能力,可以防止破裂止碎片飞溅,抗打击强度好,增强汽车安全性能。

  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汽车天窗为用户购车重要考量因素且用户粘性强,安全性与隔热效果为用户关注的重要性能指标,这均与可调光玻璃的应用不谋而合。

  根据伟巴斯特2021年中国市场汽车天窗消费趋势调研报告显示,在购车考量的配置中,天窗是重要的选项,占比为70%,低于倒车影像居第二位。

  用户再次购车选购天窗意愿比例为95.3%,比2019年有所上升,居于高位,说明天窗的应用存在很强的用户粘性。

  功能性上,用户购买天窗的关注因素前三位是通风、光线和安全,其中安全占比较2019年提升了17.4pct。

  另外,本次调研总体用户中,71.5%用户关注天窗遮阳系统,原因是能防晒隔热、且能保护隐私。

  定量测算全景天幕和含调光功能的全景天幕玻璃的市场规模

  1)全景天幕玻璃:受益于电动智能化,全景天幕玻璃量价双增。

  目前,全景天幕玻璃的渗透率为5%,新能源乘用车的持续渗透带动全景天幕渗透率上行,另外传统车搭载全景天幕玻璃也将逐渐成为趋势,预计2025年全景天幕渗透率为25%。此外,集成更多功能的全景天幕玻璃(镀膜、调光等)带动ASP增长。

  量价双增 大势下,预计全景天幕玻璃全 球市场规模将由2020年的20.1亿元增至2025年的284.5亿元,CAGR为70%;国内市场规模将由2020年的7.2亿元增至2025年的108.8亿元,CAGR为72%。

  2)含调光功能的全景天幕玻璃:受益于在全景天幕中的持续渗透,调光玻璃将贡献重要增量。

  考虑到目前市面上搭载调光功能全景天幕玻璃的车型集中于极氦001、岚图FREE、AION S PLUS为代表的电动智能车,当前调光玻璃预计在全景天幕玻璃车型占比在5%左右(预计2021年调光玻璃车型销量低于5万辆,2022年调光玻璃车型销量15万辆左右),考虑主机厂后续搭载意愿,预计该占比2025年有望达到30%,对应的全 球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的4.3亿元增至2025年的147.8亿元,CAGR为143%;国内市场规模将由2021年的1.5亿元增至2025年的56.5亿元,CAGR为147%。

  汽车调光玻璃的产业链及主流汽玻企业布局

  全 球汽车玻璃行业的产业链及竞争格局

  汽车玻璃产业链中,上游汽车玻璃原材料主要包括浮法玻璃(玻璃原片)、PVB中间膜等。其中浮法玻璃是汽车玻璃的重要原辅材料,其成型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N2、H2)的锡槽中完成的,具有结构紧密、手感平滑、透明度好等优点,其原材料主要为纯碱、硅砂、石灰石等。

  拆解汽车玻璃的成本结构,浮法玻璃(35%)、PVB膜(13%)、人工成本(11%)、能源成本(11%)、其他材料(17%)是公司汽车玻璃的主要成本,其中浮法玻璃与PVB膜合计成本占比近50%。

  其中在浮法玻璃成本构成中,排在前三的为能源成本(44%)、纯碱(15%)和其他材料(13%)。

  汽车玻璃市场寡头垄断,福耀玻璃领 先行业。

  全 球汽车玻璃龙 头通过浮法玻璃自供,降低生产成本,规模经济下形成了汽玻行业寡头垄断格局。

  2020年全 球汽车玻璃全 球前五大供应商分别为福耀玻璃(28%)、旭硝子(26%)、板硝子(17%)、圣戈班(15%)、信义玻璃(8%),中国福耀玻璃成为全 球汽玻行业龙 头。

  全 球汽车调光玻璃行业的产业链及主流参与企业

  对于汽车调光玻璃而言,相较汽车玻璃,其上游主要原材料中加入了导电层及调光材料,其中PDLC方案的调光材料为PDLC液晶薄膜、EC方案的调光材料为EC电致变色层、SPD方案的为SPD薄膜,其中能提供PDLC车用调光膜的企业分别为国安奇纬、中禾科技,能提供EC车用调光膜的企业为光弈科技(C轮 融 资),能提供SPD薄膜的为日立化成。

  中游为能提供汽车调光玻璃的厂商,未上市的公司有毓恬冠佳、精一科技、伟巴斯特,已上市的公司为福耀玻璃、旭硝子、板硝子、圣戈班。

  通过对上述具有汽车调光技术的供应商进行梳理后可以发现,调光玻璃属于汽车玻璃细分智能化玻璃,为相对新兴的汽玻应用,能参与进来进行调光玻璃供货的玩家依然集中于以福耀玻璃、板硝子、旭硝子、圣戈班为代表的全 球玻璃 龙  头,另外,上游膜片环节以光弈科技为代表的公司具有电致变色(EC)薄膜技术,主要应用于汽车天幕/天窗、防眩目后视镜、建筑幕墙、手机背壳、AR眼镜等场景,前景明朗,2021年光羿科技完成数亿美元C轮融 资(比亚迪和蔚来资本参投)。

  接下来我们将对上述代表性企业在调光玻璃的布局进行梳理。

  全 球汽车玻璃龙 头在调光玻璃上的布局及应用福耀玻璃:PDLC和EC调光天幕玻璃已供货主流自主品牌电动智能车福耀调光玻璃产品布局全 面,已供货主流自主品牌电动智能车。

  目前,福耀的调光玻璃产品可分为PDLC调光玻璃、热致变色玻璃和EC调光玻璃,其中PDLC可调光全景天幕玻璃作为选配件已搭载于岚图FREE,可实现10级透亮度可调,隔绝99%的紫外线;热致变色玻璃可定制多种玻璃颜色,且颜色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EC调光天幕为福耀今年推出的重磅调光玻璃新品,具备低雾度、智能感应自动调光、隔热隔紫外线等特点,采用光弈的EC电致变色技术,实现渐变式变色调光,目前已搭载于极氦001、广汽AION S PLUS等车型中。

  福耀与京东方强强联合,推进智能调光玻璃在汽车领域的新应用。

  2020年6月1日,福耀集团与京东方集团在福建福清举行战略签约仪式,双方将结合各自产业资源和技术优势,在汽车智能调光玻璃和车窗显示等领域进行战略合作。

  2020年10月12日-14日,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福耀和京东方共同研发的智能调光车窗亮相,代表了调光领域的最 新 技术。

  2021年7月,我国首 创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在青岛成功下线,该列车搭载了京东方与福耀玻璃、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共同推出的智能自适应调光视窗,这款高科技的高速磁悬浮智能自适应调光视窗采用了先进的染料液晶技术以及稳定的透明显示技术,具有1秒快速响应,无极调光、无延迟、保护隐私等优势,科技感十足。

  板硝子:推出即时光控玻璃UMU,在雷克萨斯LM首 次使用2020年2月25日,即时光控玻璃UMU在日本量产的雷克萨斯LM(2020)中首 次使用。

  瞬时光控玻璃“UMU Smart Window”是夹在两块玻璃之间的特殊LCD薄板,属于夹层玻璃。由于液晶分子通常不规则地排列,因此它们扩散光并且处于“不透明”状态。

  但是,当施加电压时,它们会排成一行并允许光通过,处于“透明”状态。

  因此,在打开/关闭电源时,可以立即在“不可见”和“不可见”之间切换,此外,由于粘贴了牢固的中间膜,因此坚固且安全,如果破裂也不会散开。

  雷克萨斯LM采用瞬时光控玻璃“UMU智能窗户”,有助于创造一个豪华而安静的私人空间。

  旭硝子:推出光控玻璃WONDERLITE Dx,在丰田新款Harrier上首 次亮相

  丰田新款Harrier搭载旭硝子高速调光玻璃WONDERLITE Dx,成为全 球首 款搭载调光玻璃天窗的量产车型。丰田汽车于2020年6月17日正式全 球发售的新款Harrier汽车上,首 次搭载了AGC的高速调光玻璃WONDERLITE Dx,该款玻璃安装于该车型的全景天窗,可瞬间控制透光率,是世界上首 款搭载量产车的调光玻璃。

  在调光模式(不透明状态)下,刺眼的阳光被遮挡在外,可以阻挡99%的紫外线;在透射模式(清晰状态)下,玻璃变通透,开放感十足。

  该技术的特点在于自由控制透光、隐私性、隔热、环保、空间性、可定制。

  1)自由控制透光:只需按一下按钮,即可控制通过玻璃进入车内的光线量,传输的光量可以连续调整,从暗到亮;

  2)隐私性:透光率从35%到低于1%不等,具体取决于玻璃结构;

  3)隔热:夏季,效果有助于保持车内舒适的温度,冬天,由于使用了Low E涂层,可以避免冷壁效应,另外可通过防止紫外线进入汽车来保护用户皮 肤;

  4)环保:减少空调需求可以节省燃料并减少发动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5)空间性:可以去除窗帘,为用户释放内部净空高度(~25毫米);

  6)可定制:用户可根据需求对不同的效果、颜色、对比度、切换模式和动态进行定制。

  圣戈班:打造智能化玻璃,PDLC调光玻璃为重要方向

  圣戈班控股的Sage公司在2014年率先实现了量产EC玻璃,目前主要应用于建筑、家用和飞机等领域。

  汽车玻璃领域,圣戈班的调光玻璃为PDLC玻璃,属于未来新的玻璃技术,PDLC变色玻璃通过去除遮阳板,采用高科技变色玻璃技术,将遮阳功能集成在玻璃中,达到美观一体化和减重的功效,高科技感十足。

  伟巴斯特:可提供可调光天窗,并可继承与新一代可开启太阳能全景天窗中

  伟巴斯特可提供可调光天窗。

  采用液晶技术将调光材料复合在玻璃中,通过电子控制信号改变玻璃的透明度,只需触摸一个按钮,天窗玻璃即可变暗。

  不仅解决了阳光直射问题,还可以有效降低因直射上升的车内温度、节省空调能耗,另外也充分考虑了驾乘者的隐私需求。

  在今年4月车展上,公司展示了其最 新车顶技术,其中一项为新一代可开启太阳能全景天窗,该天窗具备调光功能。

  伟巴斯特新一代可开启太阳能全景天窗集成了太阳能电池单元,所发电能可以为电加热器模块供电,预热电动车电池包,从而有效改善电池包在低温下的电能输出效率。

  在太阳能理想的条件下,每年可以为车辆增加续航里程达2000公里。

  在夏天高温停车时,太阳能组件也能驱动鼓风机,实现车内通风换气,有效降低车内温度,提升驾乘舒适性。

  该车顶采用了可调光玻璃,可以调整透光率,给内部乘客提供舒适和隐私的自由切换。

  总体来看,以福耀玻璃、板硝子、旭硝子、圣戈班、伟巴斯特为代表的全 球玻璃龙 头在调光玻璃领域均有所布局,福耀玻璃凭借全 面的玻璃产品(PDLC、热致变色、EC)、更快更新的量产进度(吉利极氦001、广汽AION S PLUS、岚图FREE)处于领 先地位。

  报告总结

  本文主要梳理了智能调光玻璃的不同技术路径,分析了智能调光玻璃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应用趋势和发展空间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最 后对调光玻璃产业链及主流汽车玻璃企业在调光技术领域的布局进行梳理。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背景下,行业机遇围绕:

  1)增量/升级零部件;

  2)自主崛起产业链两条主线展开。

  增量/升级零部件主线下,汽车玻璃天生具备卡位优势(占据车身表面积三分之一,围绕乘员四周),前期升级围绕前档HUD化、车顶天幕化进行,中期看调光玻璃的渗透,远期汽车玻璃有望成为车内生态应用端的海量数据输出载体(承载中控屏以外的信息量),具备远大成长空间(单车价值量从700-1500-3000+)。

  福耀 玻璃伴随中国汽车工业成长多年,以极 致专注和极强成本管控能力,已成长为全 球汽车玻璃龙 头(31%市占率,40%毛利率,20%净利率),盈利能力远超全 球竞争对手。

  2020年疫情背景公司业绩承压降至5年低点,2021年预计利润37亿,43%增速,2022年预计在玻璃升级、海运及芯片缓解、市占率提升背景下公司业绩有望维持30%以上增速,2022年对应24倍PE。

  福耀玻璃:海外扩张进行时,产品升级在加速

  福耀玻璃是全 球汽车玻璃龙 头(前二),通过产业链一体化、设备自制、工人红利打造强竞争优势,当前全 球OEM市占率接近31%,国内OEM市占率接近70%。

  2014年起启动海外扩张,2016年开始随着代顿、芒山工厂的竣工,福耀依托覆盖美国30%汽车玻璃市场的产能布局,进入汽车玻璃新一轮扩张周期。

  2019年开始随着收购欧洲SAM铝饰件公司,进入新品类延展阶段,后续仍然看好欧洲铝饰件业务带动下的汽车玻璃业务协同性,以及铝饰条业务产能释放。

  看好海外市场份额提升和产品品类延展。

  近年来福耀汽车玻璃海外业务加速拓展(主要在美国),2020年海外营收占比达45.11%(2019年49.06%),其中福耀美国规划汽车玻璃产能550万套(15%研发产能),2016年起陆续投产,2020年实现营收32.53亿元。

  在汽车玻璃以外,2019年起福耀通过收购欧洲铝亮饰条公司SAM进一步拓展边界(2020年并表),新品类可以配套公司集成化产品(汽车玻璃包边铝饰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包边产品较非包边产品价值提升30%以上),同时进一步扩大公司汽车饰件规模,拓展汽车配件领域,更好地为汽车厂商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增强与汽车厂商的合作黏性,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符合公司长远发展战略。

  专注于一片玻璃的价值量延伸。智能化、消费升级背景下汽车玻璃单车使用量(天窗+前档)和单面积价格(HUD、智能调光、隔热、隔音、除霜、Low-E等)提升。目前福耀拥有安全型、低碳型、集成型三大类玻璃产品,新产品的国内外客户扩展情况乐观。

  我们认为,随着天窗玻璃渗透率提升、HUD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汽车玻璃单价,未来公司产品有望维持价量齐升的趋势。

  短期缺芯压制,明年有望恢复性增长。

  考虑行业缺芯影响全年排产,预期21-23年利润分别37/50/60亿,对应PE分别32/24/20倍。

  核主要风险

  第 一,芯片短缺风险。第 二,高附加值玻璃普及速度不及预期。


推荐资讯
流动相使用前为什么要脱气?

流动相使用前为什么要脱气?

New Balance 550鞋款预计近期内发售 敬请保持关注!

New Balance 550鞋款预计近期内发售 敬请保持关注!

New Balance 550鞋款预计近期内发售 敬请保持关注!

New Balance 550鞋款预计近期内发售 敬请保持关注!

New Balance 550鞋款预计近期内发售 敬请保持关注!

New Balance 550鞋款预计近期内发售 敬请保持关注!

流动相使用前为什么要脱气?

流动相使用前为什么要脱气?

New Balance 550鞋款预计近期内发售 敬请保持关注!

New Balance 550鞋款预计近期内发售 敬请保持关注!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風雲深度   sitemap